阳江五金之一:中国刀剪之都

阳江在线 阳江资讯

发布时间:2022-06-07阅读(245)


摘要:阳江市传统手工业产品久负盛名,五金刀剪生产历史悠久,是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。经过多年发展,阳江现有五金刀剪企业1500多家,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,日用五金刀剪产量占全国的60%,出口占全国的80%。产品远销欧洲、美国、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阳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。

阳江市传统手工业产品久负盛名,五金刀剪生产历史悠久,是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。经过多年发展,阳江现有五金刀剪企业1500多家,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,日用五金刀剪产量占全国的60%,出口占全国的80%。产品远销欧洲、美国、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阳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。

阳江刀剪历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。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屯兵两阳,在阳江地区制作兵器,清《冯氏族谱》载:“……冯大将军之墓生平所用八十二角鹅眉锦大刀纳于冢中”。冯大将军即冼夫人孙子冯盎,曾任宋康令,公元646年病死,葬于阳江北山。这“鹅眉宣锦大刀”即阳江俗称的“大杀刀”。其后,制刀工艺传至民间,生产各种民用刀,奠定了阳江制刀业的悠久基础。

images.jpg

  清初,阳江刀一直以小作坊(打铁铺)形式生产,县城形成了大规模的制刀作坊,其生产基地即现在的打铁巷。打铁巷附近一带集中了十数间这类打铁铺,打出的产品时时供不应求,打铁铺除生产菜刀外,同时还生产禾镰、镰刀、布剪、日用小刀、剪等,产品多是木柄的低档产品。从那时开始,阳江刀逐渐被人认识推崇,知名度日益提高。

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,阳江老刀匠何传利以其祖辈相传的沿世绝活制作的“何传利”菜刀享负盛名。“何传利”菜刀因其钢水清、刀锋利、既能切肉,又能斩骨(小骨头),故又称“文武刀”,使用时不需换刀,深受厨师钟爱,阳江城商家、酒楼纷纷到何氏打铁铺订做菜刀,外地商客亦慕名而来。

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,阳江平冈良朝刀匠梁季芙研制出一种硬度适宜、造型美观、可以刮胡须、削铁不卷刃、耐用好用的牛角柄小刀,取名“季芙小刀”。这种小刀深受顾客喜爱,在全国小刀评比中获奖,并送世界博览会参展,被公认是一流产品。从此,阳江小刀闻名海内外,推动了阳江制刀业的迅猛发展。1949年,全县约有300多名个体小刀生产者,年产小刀60多万把。


喜欢(0)
收藏 举报 分享来自:Windows客户端
发表评论
0条评论
首页 问题 发布 文章 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