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春,隶属阳江市管辖范围内的县城之一,那里的地貌气候适宜砂仁的生长,故称“阳春砂仁”或“砂仁”。
春砂仁又称为“阳春砂仁”、“砂仁”,属芳香性的南方名贵药材。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记载:“阳春砂仁饱满坚实,气味芬烈……其他砂仁则干缩扁薄,气味俱弱。”有化湿行气,温中止呕止泻,安胎的功效。可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痛、不思饮食,多与陈皮、木香同用。若脾虚气滞,多配党参、白术茯苓等药,如香砂六君子汤。用于妊娠呕吐、胎动不安,多与补气血、补肾药同用。
春砂仁主要作为药用原料,气香浓郁,味辛辣,具有健胃、旺气、消食之功效。据《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》统计,以春砂仁为主要材料的中成药有开胃健脾丸、香砂理中丸、腹痛止泻丸等104种。
阳春砂仁的由来:阳春砂仁,以附城蟠龙金花坑的为最出名。传说很久以前,阳春地区发生了一次范围较广的牛瘟,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,一头一头地病死,惟有蟠龙金花坑附近村庄一带的耕牛,却没有发瘟,而且头头强健力壮。当地几个老农民感到十分惊奇,便召集这一带牧童,查问他们每天在哪一带放牧?牛吃些什么草?牧童们纷纷争说:“我们全在金花坑放牧,那儿生长一种叶子散发出浓郁芳香、根部发达结果实的草,牛很喜欢吃。”
老农们听后,就和他们一同到金花坑,看见那里漫山遍野的生长着这种草,将其连根拔起,摘下几粒果实,放口中嚼之,一股带有香、甜、酸、苦、辣的气味冲入了脾胃,感到十分舒畅。大家品尝了以后,觉得这种草既然可以治牛瘟,是否也能治人病?所以就挖了这种草带回村中,一些因受了风寒引起胃脘胀痛、不思饮食,连连呃逆的人吃了后,效果较好。后来人们又将这种草移植到房屋前后,进行栽培,久而久之成为一味常用的中药,这就是“春砂仁”的由来。
春砂的花、叶、茎、根、与茶叶酿制出的“砂仁茶”,味道较之一般清茶更为芬香可口,有益身心。到阳春游览的人,假如没有喝上一杯“春砂酒”、“春砂茶”,那真是一大遗憾呢。